一、建立水滴型logo雛形
用橢圓形工具建立橢圓物件並填上顏色。接著執行【效果/彎曲/擠壓】指令將橢圓形物件變形為水滴型並利用【物件/擴充外觀】釋放其變形效果。執行【物件/路徑/位移複製】並將新複製物件填上白色。
執行【效果/風格化/羽化】以柔化其邊緣,並將混合模式設為『重疊』、不透明度100%。
二、為水滴加上反光
點選羽化後的物件按『⌘+C』鍵,按『⌘+A』全選再按『⌘+2』鎖定,後接著按『⌘+F』將剛才複製的物件在相同位置貼至上層。開啟『外觀工具視窗』移除羽化效果,透明度混合模式改選為一般,利用鏡射工具點選水平選項按拷貝鍵,並將新複製物件向下移至約略位置。
按『⌘+A』全選,利用『路徑管理員工具視窗』的交集指令剪出新的橢圓物件。
點選新橢圓物件按『⌘+C』→『⌘+F』,利用線性漸層填上由黑至白的漸層,按『⌘+A』具視窗』製作不透明度遮色片。
執行【效果/模糊/高斯模糊】。
三、為水滴加上高光
按『⌥+⌘+2』全部解除鎖定,點選最底層水滴按『⌘+C』 後按『⌘+F』將剛才複製的物件貼至上層,並填上白色。執行【效果/彎曲/弧形】予以變形後擴充外觀,並旋轉其角度移動至適當位置。
執行【效果/模糊/高斯模糊】柔化邊緣。
這樣整個水滴的質感就顯現出來了。
四、為水滴加上律動的線條
點選最底層水滴按『⌘+C』 後按『⌘+A』全選再按『⌘+2』鎖定水滴圖,接著按『⌘+F』將剛才複製的物件貼至上層。
利用直接選取工具刪除不要的節點,並填上黑色。
接著要為水滴3D立體化的線條製作符號以便貼圖,在接近水滴上緣旁邊繪製黑色線段,選取該線段按『⇧+⌥』直線複製至接近水滴下緣,選取上下兩線段按『⎇+⌘+B』產生漸變,並調整好漸變階數,後執行【物件/漸變/展開】。
將線段拖曳至『符號工具視窗』新增符號。
五、製作符合水滴的3D線條
選取黑色一半的水滴物件,執行【物件/路徑/簡化】。執行【效果/3D/旋轉】,按選對應線條圖,在對應線條圖視窗右上角表面欄位選取立體圖的表面,左上方符號欄則選取剛剛新增的符號,勾選右下角的『圖稿加網底』及『隱藏幾何』兩個選項。在此案例我們發現水滴立體化以後多了幾個表面,簡化路徑節點的用意即在減少立體化表面,不用線段符號的表面,符號選無即可。
立體化完成後【物件/擴充外觀】,混合選項選重疊,不透明度45%。
點選立體化水滴與最底層的水滴移至最底層。
群組完成的logo,在最下層加上淡藍色陰影即完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